多花木兰的种植方法
多花木兰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豆科木兰属植物,以下是多花木兰的种植方法: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多花木兰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它喜光,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如山地的阳坡、农田的开阔地带等。同时,要保证所选地块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 整地: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深耕后,将土块耙碎、耙平,清除杂草、树根和其他杂物,使土壤表面平整细碎,为多花木兰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种子处理
- 选种: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色泽鲜艳的多花木兰种子。优质的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 浸种:多花木兰种子具有硬实性,种皮较厚,直接播种发芽率低。播种前可用60-80℃的热水浸种,边倒热水边搅拌种子,待水温自然冷却后,继续浸泡12-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准备播种。
- 拌种:为了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促进发芽,可进行拌种处理。一般用根瘤菌剂或杀菌剂与种子充分混合,使每粒种子都均匀裹上药剂。
播种
- 播种时间:多花木兰适宜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秋季播种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避免在土壤封冻前种子不能正常发芽。
- 播种方式
- 条播: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2-3厘米,轻轻镇压。
- 穴播: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挖穴,穴深3-5厘米,每穴播种子3-5粒,播后覆土并适当镇压。
- 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播种方式的不同,播种量也有所差异。一般条播每亩用种量为2-3千克,穴播每亩用种量为1.5-2千克。
田间管理
- 施肥:多花木兰生长迅速,对养分需求较大。在播种前,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在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次每亩施尿素5-10千克、磷酸二氢钾3-5千克。
- 灌溉与排水:多花木兰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积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 中耕除草:多花木兰幼苗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在苗高5-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直至植株封行。
- 病虫害防治:多花木兰病虫害较少,但在高温高湿季节可能会发生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可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豆荚螟等,可选用吡虫啉、氯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收获与利用
- 青饲:多花木兰一般在株高60-80厘米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刈割,刈割留茬高度为10-15厘米,以利于再生。以后每隔30-40天可刈割一次,每年可刈割3-4次。
- 调制干草:在多花木兰盛花期,选择晴天进行收割,收割后将其摊晒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待水分降至15%-18%时,即可打捆储存。
- 种子收获:多花木兰种子一般在9-10月成熟,当荚果由绿色变为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后的种子要及时晾晒、脱粒,去除杂质,然后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