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十八曼陀罗花馆介绍

时间:2025-03-05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20评论:0

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苏州拙政园西花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精美的鸳鸯厅,属于清代建筑。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名称由来:曼陀罗花是山茶花的别名,清光绪年间,补园主人张履谦在此地种山茶十八株,并建此馆,以山茶名之,取名“十八曼陀罗花馆”。
  • 建筑特色
    • 外观设计:建筑精美华丽,雅洁轩敞,设长八角门,由八角门演化而来,整体造型纤细修长,宽窄可容一人通过,门通建筑边侧耳房,这种设计在江南园林建筑中颇为少见。景点拙政园十八曼陀罗花馆
    • 内部装饰:馆内的窗户设计巧妙,采用了蓝紫色菱花纹玻璃镶嵌在窗户上,阳光透过时,室内会投下五彩斑斓的光影,增添了建筑的浪漫氛围。此外,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 文化内涵
    • 花卉文化:山茶花在我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热情的象征。馆前小院栽植的多株名贵山茶花“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极品,一株上共开放十八朵花,朵朵形状不同,颜色也不同,红的便全红,紫的便全紫,一起开放,同时凋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 文学底蕴: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咏拙政园山茶花》中形容拙政园的曼陀罗花之美:“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蝀凌朝霞”,晚清蒋吟秋也有诗赞曰:“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这些诗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学底蕴。
    • 对联文化:十八曼陀罗花馆的对联也颇具文化意蕴,其中一副对联“迎春地暖花争坼,茂苑莺声雨后新”,运用了“嵌名”的技巧,上联嵌入“迎春”两字,既可作一般词汇理解,又恰为“迎春坊”之地名,下联嵌入“茂苑”两字,既可释作“茂盛的苑囿”,又恰为苏州的代称,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江南春景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