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子怎么培育
食用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种子,通常所说的“种子”其实是菌种,其培育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母种培育
- 培养基制备
- 选择配方:常见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配方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 制备过程:先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然后将琼脂加入滤液中,加热搅拌至完全融化,再加入葡萄糖,补水至1000毫升。
- 分装与灭菌:将培养基趁热分装到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4-1/5。塞好棉塞,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1.0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0-30分钟。
- 接种
- 消毒处理: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擦拭双手、接种工具和菌种瓶表面等进行消毒。
- 转接操作:点燃酒精灯,用接种针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后,冷却片刻,从保藏的母种试管中挑取一小块带有菌丝的培养基,迅速接入新的空白试管培养基上,塞好棉塞。
- 培养
-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如平菇一般在25℃左右,香菇在22-24℃。
-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般7-15天菌丝可长满试管。若发现有杂菌污染,应及时淘汰。
原种培育
- 培养基选择与制备
- 常见配方:以木屑培养基为例,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65%。
- 制作方法:先将木屑预湿,然后将麦麸、石膏、蔗糖等辅料与木屑充分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
- 装瓶与灭菌:将培养料装入菌种瓶或塑料菌袋中,装至瓶肩或袋的3/4处,压平表面,擦净瓶(袋)口,塞上棉塞或套上无棉盖体。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在121℃下灭菌1.5-2小时。
- 接种
- 操作环境消毒: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或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
- 接种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切成小块,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每支母种可接3-5瓶原种。
- 培养
- 环境要求:将接种后的原种瓶(袋)放入培养室,保持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60-70%,并保持通风良好。
- 培养周期:经过20-3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原种瓶(袋)。
栽培种培育
- 培养基准备
- 配方调整:与原种培养基类似,但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例。如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88%、麦麸10%、石膏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左右。
- 处理与装袋:将棉籽壳预湿,加入辅料拌匀,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入干料0.5-1千克,扎好袋口。
-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8-10小时,或高压蒸汽灭菌在121℃下灭菌1.5-2小时。
- 接种
- 无菌操作:在无菌环境下,将原种接入栽培种袋中,每瓶原种可接20-30袋栽培种。
- 培养管理
- 温湿度与通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60分钟。
- 培养时间:一般经过15-25天,菌丝可长满栽培种袋,即可用于生产栽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