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小叶紫檀有几种
常见假冒小叶紫檀的木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 血檀:主要来自非洲赞比亚,大多数特征与小叶紫檀非常相似,有牛毛纹、金星,甚至还有鱼鳞纹、水波纹,有荧光反应。但血檀密度与油性普遍低于紫檀,气味是腥酸味,而小叶紫檀是淡淡的木香中带中药香。打磨后光泽与紫檀有别,木质较软,横截面加工时易出现“毛边儿”。
- 科檀:产于科特迪瓦和多哥,学名双雄苏木,包括科特迪瓦揽仁木、双雄苏木、铁木豆、光亮杂色豆木等,在国内也有人将近似的漆胶树称为科檀。其油性比小叶紫檀差,比较干,易开裂,锯末为浅红色,木材中心多呈黄色、金黄色,外表逐渐呈猩红色,表面细腻平滑,不见棕眼、棕线及牛毛纹。
- 红酸枝:学名“老红木”,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新切面有酸香气,颜色为红色,日久基本无明显变化,上蜡后颜色变深,常有不规则青绿色,纹理粗犷厚重,棕眼粗大,密度小于小叶紫檀,相同体积拿在手里,红酸枝比小叶紫檀轻。
- 犀牛角紫檀:是一种压缩木,将木材热压处理或把分子量较低的水溶性木脂压进干燥木材中,使其致密度极高、油性大,但木性不稳定,易开裂。纹路奇怪,像两种纹路积压在一起,无牛毛纹和生长纹,有明显甜香味,珠子两侧颜色浅、中间颜色深,无棕眼,密度比小叶紫檀高很多。
- 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属于红木国标黑酸枝木类,产地马达加斯加。心材新切面呈橘红色,久转为深紫或深褐色,酷似紫檀。纹理较粗,棕眼大且颜色深,多红褐相间,有酸味,木材导管比小叶紫檀粗而稀疏,油性也不如小叶紫檀。
- 红檀:别名岭南山茉莉、小花山茉莉、红铁木豆、红坚木,分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新材颜色多为红褐色,随时间变深,往深红色及黑红色变化,纹理较粗,多为深浅相交的条纹,呈波状或交错出现,有淡淡的微香,没有明显棕眼。
- 印尼金星檀:新开料颜色偏向橘黄色,后期走向暗红,有“爆满金星”的特点,但小叶紫檀新开料很快能变成深红色,最终呈现紫色或紫黑色,且印尼金星檀的金星走向比较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