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苗怎么种植方法
紫苏苗的种植方法如下:
种植准备
- 选种: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当年生的紫苏种子,这样的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
- 选地与整地
- 紫苏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最好不是唇形科植物。
- 选好地后,要进行深耕细耙,一般深耕25-30厘米,使土壤疏松细碎,然后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做成宽1.2-1.5米的平畦或高畦,畦长根据地块而定。
播种
- 播种时间:紫苏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 播种方式
- 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1-1.5厘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用扫帚轻轻扫动,使种子入土1-1.5厘米,再用脚踏实或用木板稍加镇压。撒播用种量相对较大,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1.5公斤。
苗期管理
- 间苗定苗:当紫苏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瘦弱、病苗,保持株距15-20厘米。当苗长到6-8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 中耕除草:在紫苏苗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做到浅锄、细锄,避免伤根。
- 浇水施肥
- 紫苏苗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一般在播种后或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 当紫苏苗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入稀薄的人粪尿1000-1500公斤或尿素5-7公斤。在紫苏生长旺盛期,可再追施一次肥料,每亩施入复合肥10-15公斤。
病虫害防治
- 病害
- 紫苏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形成白色粉斑。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 紫苏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后期病斑隆起,形成锈褐色夏孢子堆。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 虫害
- 紫苏螟:以幼虫蛀食紫苏的叶片和茎部,造成叶片穿孔、茎部折断。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减少害虫滋生地;在幼虫孵化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 蚜虫:多聚集在紫苏的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