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月季花和玫瑰花
中药月季花和玫瑰花在来源、功效、临床应用、性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以下是它们的具体介绍:
来源与植物形态
- 月季花:为蔷薇科植物月季的干燥花。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茎有刺,奇数羽状复叶,四季开花,花大型,有香气,颜色多样,常见深红、粉红、白色等。植物中药材月季花
-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玫瑰是直立灌木,茎干粗壮,刺多,有刚毛,花较小,一般为粉红色,玫瑰叶无亮光,叶片下面发皱,叶背发白有小刺,整个叶片也较厚且叶脉凹陷。植物中药材玫瑰花
性状鉴别
- 月季花:呈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呈覆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
- 玫瑰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0.7-1.5cm。花托呈半球形;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或黄棕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功效主治
- 月季花
- 活血调经:月季花味甘,性温,入肝经,擅长活血调经,可用于治疗瘀血停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对于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 疏肝解郁:能疏解肝气,行气解郁,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心情不佳等症状。
- 消肿解毒:有一定的消肿解毒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等病症。
- 玫瑰花
- 行气解郁:气味芳香,入肝、脾经,芳香行气,味苦疏泄,能够舒达肝胆之气,特别擅长行气解郁,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气郁阻滞导致的胸肋部、胃脘或腹部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 和血止痛:既可以调达肝气,又能和血,可用于治疗肝郁不舒所致的月经失调、经前乳房胀痛等,还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对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病症有效。
临床应用
- 月季花
- 治疗月经不调:常与丹参、茺蔚子、当归、香附等配伍,以增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 缓解胸胁胀痛:可与柴胡、薄荷、香附等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
- 玫瑰花
- 调理肝胃气滞:治疗肝胃气滞引起的疼痛、胸胁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常与郁金、香附、佛手等同用。
- 改善月经不调:治肝气郁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可与当归、香附、柴胡等同用。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 月季花:煎服,2-5g,不宜久煎,亦可泡服,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用量不宜过大,多服久服可引起腹痛及便溏腹泻,孕妇慎用。
- 玫瑰花:内服,煎汤,3-10g,浸酒或泡茶饮。阴虚火旺证患者不宜长期、大量饮服,月经过多者忌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