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白花蛇舌草和鱼腥草

时间:2025-03-06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9评论:0

白花蛇舌草和鱼腥草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来源、形态、功效、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别名蛇舌草、二叶葎等。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又名折耳根、臭菜等。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常见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

形态特征
  • 白花蛇舌草: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细长,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蒴果扁球形,直径2-3毫米,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 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厘米,直径0.2-0.3厘米;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

功效主治
  • 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还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等作用。
  •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尤其对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应用
  • 白花蛇舌草
    • 治疗癌症:常与半枝莲、石见穿等配伍,用于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 治疗炎症:可用于治疗扁桃体炎、阑尾炎等,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 治疗湿热淋证:与车前草、滑石等利湿通淋药配伍,治疗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淋沥涩痛。

  • 鱼腥草
    • 治疗肺部疾病:是治疗肺痈的要药,常与桔梗、芦根等配伍,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苇茎汤。也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 治疗肠道感染:可与黄连、黄柏等清热燥湿药同用,治疗湿热泻痢。
    • 外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
  • 白花蛇舌草:内服,15-30克;外用适量,捣敷。
  • 鱼腥草:内服,15-25克,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注意事项
  • 白花蛇舌草: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 鱼腥草: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少数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