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
园林植物资源是指一切可用于园林建设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它们在园林中具有多种应用形式,可用于营造景观、改善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等。园林植物
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的详细介绍:
园林植物资源分类
- 按植物学分类:可分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进化关系,为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 按观赏特性分类
- 观花类:以花朵为主要观赏部位,如月季、牡丹、杜鹃、菊花等。它们花色丰富、花形多样,花期各异,可用于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
- 观叶类:叶片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或纹理,如一品红、绿萝、滴水观音、万年青等。观叶植物能为园林增添绿色生机,且有些品种的叶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
- 观果类:果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腊肠树、秤砣树、佛手、紫珠等。观果植物在结果期能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 观姿类:树木的姿态优美,具有独特的造型,如雪松、白皮松、棕榈等。它们常作为园林中的孤植树或景观焦点,展现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 观干类:枝干具有奇特的形状、色彩或纹理,如红瑞木、白桦、梧桐等。观干植物在冬季落叶后,其枝干的观赏价值更加突出,能为园林增添别样的景致。
- 按生态习性分类
- 阳性植物:这类植物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如银杏、紫薇、牡丹等。它们适合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如广场、街道两侧等。
- 阴性植物:能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如八角金盘、玉簪、麦冬等。阴性植物常用于林下、建筑物背阴处等光照不足的区域。
- 中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较阴暗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如桂花、樱花、杜鹃等。
- 耐旱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如仙人掌、景天科植物等。它们适合种植在干旱地区或需要节水的园林中。
- 耐水湿植物:能适应潮湿的土壤或水环境,如荷花、睡莲、芦苇等。耐水湿植物常用于水景园、湿地景观的营造。
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
- 孤植:将一株树木单独种植在园林中,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孤植树要求树种姿态优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果实等,如银杏、雪松、紫薇等。
- 对植: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一定的轴线关系有所呼应地在构图轴线的两边栽植。对植常用于建筑物前、道路两侧、广场入口等位置,起到对称、平衡的作用,如在宫殿、庙宇等建筑前常对称种植松柏类树木。
- 列植: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如行道树、绿篱、林带等。列植能营造出整齐、有序的景观效果,常用于街道、公路、铁路两侧,以及公园、校园、居住区等的边界绿化。
- 丛植:将多株树木组合在一起种植,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植物群落。丛植的树木数量一般在3-10株之间,树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和组合,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色彩变化。
- 群植:由十几株至上百株树木组成的较大规模的植物群落。群植能形成较大的景观体量和空间效果,常用于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等较大面积的绿化区域。
- 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常用于广场、街道、公园、建筑物前等位置,起到美化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 花境:将花卉布置于绿篱、栏杆、建筑物前或道路两侧,以带状自然式栽植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境中的花卉种类丰富,色彩搭配协调,花期错落有致,能营造出自然、优美的景观效果。
- 垂直绿化:利用藤本植物或其他植物,通过攀缘、悬挂、垂吊等方式,在建筑物墙面、屋顶、阳台、栅栏等垂直面上进行绿化的一种园林应用形式。垂直绿化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花卉垂直绿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