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是什么植物类型
榔榆(学名:UlmusparvifoliaJacq.)是榆科榆属的落叶乔木植物。以下是关于榔榆的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枝干:榔榆整株高达25米,胸径1米,树皮呈灰色或灰褐色,会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树干基部有时呈板状根。一年生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无毛。植物榔榆
- 叶片:叶互生,革质,质地厚,呈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2.5-5厘米,基部楔形或一边圆,上面中脉凹陷处疏被柔毛,余无毛,下面幼时被柔毛,后无毛或沿脉疏被毛,或脉腋具簇生毛,单锯齿,侧脉10-15对,叶柄长2-6毫米。冬季叶变为黄色或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叶开放后脱落。
- 花与果实:秋季开花,3-6朵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1.3厘米;果柄长1-3毫米,疏被短毛。花果期8-10月。
- 生长习性
- 光照与温度:榔榆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干旱,能忍受零下20度的低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较好地生长。
- 土壤要求: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上均能生长,但以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为最适宜的生境。
- 分布范围:榔榆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在中国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河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区。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榔榆树皮斑驳古雅,小枝弯垂,秋季叶色变红,是观茎型、观叶型乔木,是中国杂木类盆景中岭南派盆景的重要树种之一。常孤植成景,种植于池畔、亭榭、假山或工厂旁,也可制成盆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经济价值:其边材黄色或淡褐色,心材黄褐色或灰褐色,耐水湿,材质坚韧,纹理通直,可供器具、家具、油榨、车辆、船舶等多领域用材。此外,其树皮杂质少,纤维纯细,可用于制造蜡纸及人造棉,或用于织麻袋、编绳索。
- 药用价值:榔榆茎、叶可以通络止痛,主腰背酸痛、牙痛。榔榆皮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热淋、小便不利、疮疡肿毒、乳痈、水火烫伤、痢疾、胃肠出血、尿血、痔血、腰背酸痛,外敷可治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