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树木支撑架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支撑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树木的装置,以帮助树木在种植或移植后保持稳定,提高成活率。生活用品园林绿化树木支撑架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作用
- 提高树木稳定性:新种植或移植的树木根系尚未牢固,容易受到外力如风吹、雨淋等影响而倾斜或倒伏。支撑架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力,保持树木的直立状态,有助于根系更好地扎根土壤,提高树木的稳定性。
- 保护树木根系:防止因树干晃动而在根部周围形成孔洞,避免根部积水,为树木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 保证树木生长方向:使树木生长方向保持一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冠层结构,提高绿化效果。同时,避免树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倾斜现象,减少因树木倾斜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常见类型
- 单支柱支撑:也叫标杆式扶桩,适用于小型树木,通过单一支柱提供稳定支撑。支柱通常与树干平行,一端插入地面,另一端与树干固定。
- 两桩支撑:采用双支柱结构,增强稳定性,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树木。两根支柱分别位于树干两侧,与树干呈一定角度,顶部通过横杆或绳索连接,将树干固定在中间。
- 三角形扶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为大型树木提供稳固的三点支撑。三根支柱分别在树干周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底部插入地面,顶部与树干固定。这种支撑架形式较为常见,能够有效地抵抗各个方向的外力。
- 井字形支撑:也叫四角支撑,在树干四周均匀固定四根木桩,顶部向树干倾斜,然后在支柱上部用短木棒两两连接木桩,合围构成四边形,与树干固定即可。适用于特别高大的树木或风力较大的地区。
- 连排网络形扶架:在成片种植区域使用,形成网络状支撑体系,提升整体稳定性。通常由多根横杆和竖杆组成,将树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结构。
材料选择
- 竹竿:竹竿是一种常见的支撑材料,具有轻便、柔韧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树木或短期支撑需求。
- 木杆:木杆的强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力。常见的有杉木杆、松木杆等。木杆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容易受到腐朽和虫害的影响。
- 钢管:钢管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大型树木或长期支撑需求。钢管的重量较重,安装和搬运相对困难,成本也较高。
- 铝合金管:铝合金管兼具钢管和竹竿的优点,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柔韧性好。但成本相对较高,在一些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场所或特殊环境中使用较多。
设置与拆除
- 设置时间:支架一般在栽植操作基本完毕,浇水之前进行。
- 设置高度:支撑架的高度应根据树木的高度和冠幅来确定,一般应超过树木高度的1/3至1/2。支柱的底部应插入地面一定深度,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 固定方式:在支撑架上铺设绑带或使用夹具将树木固定在支撑架上,绑带要紧固有力,以确保树木不会因为微风或其他外力而摇晃,夹具要设置在树木与支撑架接触的部分,以增加稳定性。
- 拆除时间:一般来说,树木移栽后支架的具体拆除时间需要根据树种、大小、生长情况以及立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对于速生苗木,冠小干矮的,成活后一年即可拆除,反之,需要2-3年时间。较大规格的树木,甚至需要5年左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