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为什么不好养
蟹爪兰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难养,但养护过程中确实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人们觉得它不好养,主要原因如下:
对光照要求较特殊
- 光照时长:蟹爪兰是短日照植物,每天需要8-12小时的光照,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影响其生长和花芽分化。例如,若长期将其置于光照时间超过12小时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植株只长叶子不开花。
- 光照强度:蟹爪兰在不同季节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夏季光照过强时,若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叶片被灼伤,出现发黄、干枯等现象;而在冬季,如果光照不足,又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导致生长缓慢,花朵发育不良。
对温度和湿度敏感
- 温度:蟹爪兰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之间。温度过高,如超过30℃,植株会进入休眠状态,生长停滞;温度过低,低于10℃,则可能会遭受冻害,导致叶片发软、掉落,甚至植株死亡。
- 湿度:蟹爪兰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又不能过于潮湿。空气湿度过低,会导致叶片失水,出现干瘪、卷曲的情况;湿度过高,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病虫害,如炭疽病、蚧壳虫等。
浇水和施肥有讲究
- 浇水:蟹爪兰属于肉质植物,根系较浅,对水分的需求比较特殊。浇水过多,容易造成积水,导致根部腐烂;浇水过少,又会使植株缺水,叶片变薄、发皱。例如在夏季高温时,若浇水不及时,植株可能会因缺水而生长不良。
- 施肥:蟹爪兰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但施肥过多或不当也会带来问题。施肥过多可能会导致烧根,使植株叶片发黄、脱落;施肥不足则会使植株生长瘦弱,花朵小而少。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蟹爪兰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如在花芽分化期需要增施磷钾肥,若仍以氮肥为主,就会影响花芽分化。
容易受病虫害侵袭
- 病害:蟹爪兰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等,这些病害通常是由于环境湿度大、通风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发病后,叶片上会出现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腐烂、脱落,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和生长。
- 虫害:蚧壳虫、红蜘蛛等是蟹爪兰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生长受阻,还可能传播病菌,引发其他病害。
繁殖和修剪有难度
- 繁殖:蟹爪兰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和嫁接。扦插繁殖时,如果基质选择不当或湿度控制不好,插穗容易腐烂,导致繁殖失败;嫁接繁殖则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好嫁接的时机和方法,否则成活率较低。
- 修剪:蟹爪兰的修剪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修剪不当,如修剪过重,可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修剪过轻,则可能导致植株形态杂乱,花朵数量减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