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山东常见的蕨类植物

时间:2025-03-09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9评论:0

以下是一些山东常见的蕨类植物:
卷柏科

  • 中华卷柏:植株匍匐,主茎伏地,多回分枝。叶小,呈覆瓦状排列。常见于山坡岩石缝中,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药用价值,能止血、收敛等。植物中华卷柏

木贼科
  • 问荆:地上茎直立,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表面有纵棱。叶轮生,退化成鞘状。多生长在河边、湿地等环境中,可用于药用,有清热、凉血、止咳等功效。植物问荆
  • 节节草:与问荆相似,但茎较细弱,分枝较少。常生于山坡、路边、田边等地,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药用价值。植物节节草

蹄盖蕨科
  • 华东蹄盖蕨: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片呈阔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二回羽状复叶。喜欢生长在阴湿的林下、山谷溪边等地,是一种常见的林下蕨类植物。植物华东蹄盖蕨
  • 山东假蹄盖蕨:小型蕨类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山地和阴凉的岩石旁,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是山东特有的蕨类植物之一。植物山东假蹄盖蕨

鳞毛蕨科
  • 半岛鳞毛蕨:植株较高大,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根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多分布于山地林下,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一些跌打损伤等疾病。植物半岛鳞毛蕨
  • 华北鳞毛蕨:根状茎粗短,直立,叶簇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二回羽状复叶。在泰山等山区有分布,是山东新记录种。植物华北鳞毛蕨
  • 日本鳞毛蕨:叶片呈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不缩狭,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平截。在山东的一些山地森林中可以见到。植物日本鳞毛蕨

水龙骨科
  • 有柄石韦:叶片呈披针形,革质,上面绿色,有细点,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排列,无盖。常附生在岩石或树干上,可入药,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功效。植物有柄石韦
  • 山东假瘤蕨:根状茎横走,被鳞片。叶片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形。是山东发现的新种,多生长在山地岩石上。

凤尾蕨科
  • 井栏边草:植株高3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黑褐色鳞片。叶簇生,一回羽状,羽片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常生于井边、溪边、石缝等阴湿处,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等药用价值。植物井栏边草

中国蕨科
  • 银粉背蕨: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密被亮黑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被银白色或乳黄色粉末。多生于石灰岩缝或墙缝中,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调经止血、解毒消肿等。植物银粉背蕨

铁线蕨科
  • 铁线蕨:植株小巧玲珑,叶柄细长,紫黑色,有光泽,叶片薄草质,卵形至长卵形,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喜欢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溪边、林下、岩石缝隙等,具有观赏价值,也可用于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

金星蕨科
  • 中日金星蕨: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卧,被棕色鳞片。叶近生,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裂片长圆形,边缘有粗锯齿。是山东省新记录种,常见于山地林下湿地。植物中日金星蕨

岩蕨科
  • 东亚岩蕨: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棕色鳞片。叶簇生,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斜展,裂片椭圆形,边缘有粗锯齿。多生长在岩石缝中,耐寒性较强。植物东亚岩蕨

球子蕨科
  • 荚果蕨:植株高70-110厘米。根状茎粗壮,直立。叶簇生,二型,不育叶叶片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能育叶叶片狭倒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两侧向背面反卷成荚果状,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常见于林下湿地、溪边等环境,其卷曲的嫩叶可食用,也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具有药用价值。

乌毛蕨科
  • 狗脊蕨:植株高50-12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卧,密被红棕色鳞片。叶近生,叶片长卵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裂片边缘有细锯齿。多生长在林下、灌丛中,根茎可入药,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等功效。植物狗脊蕨

肾蕨科
  • 肾蕨: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叶簇生,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常生长在溪边、林下等阴湿环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蕨类植物,也可用于药用,有清热利湿、通淋止咳等功效。植物肾蕨

骨碎补科
  • 槲蕨: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叶二型,不育叶圆形或卵形,基部心形,无柄,背面有疏短毛;能育叶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边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常附生在树干或岩石上,根茎是常用的中药材,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等功效。植物槲蕨

石松科
  • 石松: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厘米,多回二叉分枝,叶螺旋状排列,线状钻形。常生长在山坡草地、疏林下等环境,全草可入药,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植物石松

海金沙科
  • 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叶轴细长,有疏短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穗生于羽片的边缘,呈流苏状,成熟时呈棕黄色。多生长在山坡灌丛、林缘等环境,其孢子可入药,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等功效。植物海金沙

木通科
  • 三叶木通:落叶木质藤本。茎皮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钝或稍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波状齿。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腋生。果实长圆形,成熟时紫色,沿腹缝线开裂。常生长在山坡灌丛、疏林等环境,果实可食用,种子可榨油,藤茎可入药,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等功效。植物三叶木通

里白科
  • 芒萁: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横走,被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呈阔卵形,三至四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裂片线形,边缘全齿。多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山坡、林下,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可用于编织、造纸等,也有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等。植物芒萁

阴地蕨科
  • 阴地蕨: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肉质粗根。总叶柄长10-15厘米,基部有鞘状苞片。营养叶阔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羽片有柄,末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叶自总叶柄基部抽出,孢子囊穗圆锥状,孢子囊球形,无柄,横裂。常生长在林下、灌丛等阴湿环境,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等功效。植物阴地蕨

瓶尔小草科
  • 瓶尔小草: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肉质粗根。叶单生,总叶柄长5-10厘米,基部有鞘状苞片。营养叶卵形或椭圆形,全缘,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有短柄。孢子叶自总叶柄基部抽出,孢子囊穗线形,孢子囊球形,无柄,横裂。常生长在林下、草地等阴湿环境,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紫萁科
  • 紫萁: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壮,被棕色鳞片。叶簇生,二型,不育叶叶片阔卵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裂片长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能育叶叶片狭倒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两侧向背面反卷成荚果状,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多生长在林下、溪边等阴湿环境,其嫩叶可食用,根茎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植物紫萁

碗蕨科
  • 细毛碗蕨: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披针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羽片有柄,末回裂片线形,边缘有细锯齿。多生长在山坡草地、林下等环境,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止血等。

裸子蕨科
  • 凤丫蕨:植株高60-150厘米。根状茎横走,被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阔卵形,二回羽状复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沿侧脉分布,无盖。多生长在林下、溪边等阴湿环境,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植物凤丫蕨

肿足蕨科
  • 肿足蕨: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片五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羽片有柄,末回裂片三角形,边缘有粗锯齿。孢子囊群生于裂片背面,囊群盖大,圆肾形,膜质,棕色,被毛。多生长在石灰岩山地的岩石缝中,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止血等。植物肿足蕨

铁角蕨科
  • 铁角蕨: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黑褐色鳞片。叶簇生,叶片披针形,一回羽状复叶,羽片长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沿羽片边缘分布,无盖。常生长在林下、溪边、岩石缝隙等阴湿环境,可作为观赏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止血等。

槐叶蘋科
  • 槐叶蘋:小型漂浮水生植物。茎细长,横走,无根。叶三片轮生,二片漂浮水面,一片细裂如丝,悬垂水中。漂浮叶长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灰褐色,有短毛,边缘有细锯齿。孢子果球形,生于沉水叶的基部。多生长在池塘、湖泊、水田等水域,可作为饲料,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植物槐叶蘋

满江红科
  • 满江红:小型漂浮水生植物。植物体呈三角形,幼时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红色。茎细弱,有分枝,无真正的根。叶小型,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每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裂片绿色,肉质,有乳状突起,下裂片膜质,无色透明,沉于水中。孢子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上,大孢子果内有一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内有多数小孢子。多生长在池塘、湖泊、水田等水域,可作为饲料,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止血等,同时还是一种优良的绿肥植物。植物满江红

蘋科
  •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横走,具分枝,节上生根。叶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十字形,漂浮于水面,小叶纸质,全缘,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有短柄。孢子果双生或单生于叶柄基部,近球形,褐色,表面有瘤状突起。多生长在池塘、湖泊、水田等水域,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植物蘋

石蒜科
  • 石蒜: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带状,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花茎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4-7朵,花鲜红色,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强度皱缩和反卷,花被简绿色,长约2厘米。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多生长在阴湿山坡、岩石缝中,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同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鳞茎可入药,有祛痰、催吐、消肿止痛等功效,但有一定毒性,使用时需谨慎。植物石蒜

百合科
  • 玉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厚,叶基生,成簇,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花被管长2.5-4厘米,直径2-3厘米,喉部扩大,具多数纵脉纹,花被裂片长圆形,长5-7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雄蕊下部贴生于花被管内壁,长约5.5厘米,花丝白色,花药黄色,长约1.5厘米,花柱细长,长约6厘米,柱头头状。蒌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种子黑色,扁平,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多生长在阴湿的林下、草地等环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植物玉簪

兰科
  • 绶草:植株高13-30厘米。根数条,指状,肉质,簇生于茎基部。茎较短,近基部生2-5枚叶。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极罕为狭卵形,直立伸展,长3-10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具柄状抱茎的鞘。花茎直立,长10-25厘米,上部被腺状柔毛至无毛;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