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树苗的栽培技术
李子树苗的栽培技术涉及园地选择、品种选择、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
园地选择
- 李子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为了保证产量和品质,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 园地应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以满足李子树对光照的需求。
-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园,避免在低洼地或易积水的地方种植,以防发生涝灾。
品种选择
-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李子品种。如在南方地区可选择三华李、凤凰李等,北方地区可选择秋红李、黑宝石等。
- 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李子树苗,苗高一般在80厘米以上,地径在0.8厘米以上。
苗木定植
- 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定植,以秋季定植为宜,此时苗木根系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有利于来年生长。
- 定植前,先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径一般为60-80厘米。在定植穴内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填入部分表土。
- 将李子树苗放入定植穴中,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3×4米或4×5米,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可适当调整。
土肥水管理
- 土壤管理:在李子树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中耕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 施肥管理
- 基肥:在秋季落叶后,结合深耕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饼肥等,一般每株施入50-100公斤。
- 追肥:在李子树生长季节,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进行追肥。花前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入尿素0.5-1公斤,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果实膨大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施入硫酸钾复合肥0.5-1公斤,促进果实膨大。果实采后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株施入尿素0.25-0.5公斤,补充树体营养,增强树势。
- 水分管理:李子树耐旱性较强,但在干旱季节仍需适当浇水,以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一般在萌芽前、果实膨大期和封冻前各浇一次水。
整形修剪
- 整形
- 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为60-80厘米,选留3-4个主枝,主枝与主干的夹角为45-60度,每个主枝上选留2-3个侧枝,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要均匀。
- 疏散分层形:定干高度为70-80厘米,第一层选留3-4个主枝,第二层选留2-3个主枝,第三层选留1-2个主枝,层间距为80-100厘米,主枝上选留适量的侧枝和结果枝组。
- 修剪
- 幼树修剪:以轻剪长放为主,主要培养主枝、侧枝和结果枝组。对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进行适度短截,促进新梢生长。
- 结果树修剪:修剪主要任务是维持树势平衡,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对结果枝组进行更新复壮,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枯枝和病虫害枝等。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
- 李树流胶病: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及时防治枝干害虫,减少伤口。刮除病斑,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涂抹伤口。
- 李树穿孔病: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清园,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 虫害防治
- 李小食心虫:在成虫羽化期和幼虫孵化期,喷施菊酯类农药或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
- 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