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种植时间和方法
花椒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会因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花椒种植的一般时间和方法:
种植时间
- 春季:在春旱地区,推荐在秋季土壤封冻前进行播种,这样可以使出苗更加整齐,并且比春播早出苗10-15天。而春播的时间则一般选择在“春分”前后进行。
- 秋季:秋季气温适宜,有利于花椒的成熟,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进行种植较好。
种植方法
- 选地与整地
- 土壤要求:花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好,pH值在6.5-7.5之间。同时,花椒不耐涝,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块种植。
- 选地:一般育苗应选地势平坦,温暖向阳、排水良好、便于灌溉的平地或缓坡地,且以前茬作物属豆科者为好,不可重茬。
- 整地施肥:选好地块后要精整土地,及时平整,精耕细作,并清除草根与石块。一般育苗前秋耕,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以蓄水保墒改良土壤。耕地前施足基肥,并作土壤处理,一般每亩施饼肥100千克或堆肥4000千克,并配氯化钾30千克。
- 种子处理
- 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生长健康的花椒种子,最好从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品种纯正。
- 脱脂处理:花椒种子外壳坚硬,且种子的表皮上覆盖一层厚厚的油脂,水分很难渗透到种子中,容易造成种子的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因此播种前要进行脱脂处理。将种子放入清水中剔除其中坏籽、瘪籽等,将选好的种子,放在细土中反复揉搓,之后放到清水中冲洗花椒籽种皮,可以在清水中加入1%的洗衣粉,反复揉搓种子去除种子油脂,一般洗衣粉浸泡2天左右可以捞出,然后放在清水中继续浸泡,种壳开口之后就能够播种了。
- 播种方法
- 条播:开沟播种,一般按行距20-25厘米,播幅15厘米进行,每亩用种量1千克。
- 撒播:按每亩2千克进行。
- 穴播:在预定位置挖穴,每穴放入2-3粒种子。
- 苗期管理
- 间苗与定苗:当幼苗出土后,需去除盖在上面的草层。当苗长到4-5厘米高时,开始进行间苗操作,一般进行1-2次,保留的幼苗之间的距离为10-15厘米。
- 施肥浇水:在6-7月份,结合灌溉,可以追施腐熟的人畜粪尿,每亩300-400公斤,或者每亩施化肥6-8公斤。在雨季,需要做好排水和防涝工作,并加强中耕和病虫害的防治。
- 病虫害防治:苗期常见的病害是锈病,发病初期(8月中下旬)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600倍液喷打。虫害有蜡虫(于4月上旬出现)和凤蝶,可用50%敌百虫1000倍液喷打。
- 移栽定植
- 移栽时间:一般当幼苗生长到70-100厘米高时,便可进行移栽。
- 栽植密度:依栽培方式、立地条件、栽培品种和管理水平不同而异。在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土层较薄,为了一次成林,栽植密度可用3×4m、2×4m、2×3m,每亩株数分别为74、83和111株。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或进行间作套种,栽植密度可用4×5m或3×4m,每亩株数分别为33和55株。山地较窄的梯田,则应灵活掌握,一般是梯面栽1行,梯面大于4m时,可栽2行,株距为4-5m,行距视地宽窄而定。
- 田间管理
- 施肥管理:在摘果后立即进行,以施有机肥为主,混入磷肥。数量多少,按树的大小定般5年生以下幼树,每株施农家肥10-15公斤,初盛果期以后的树,每株施农家肥15-20公斤,盛果期的树可施20-30公斤。施肥方式可进行条状或环状沟施,将化肥和农家肥混合后添加表土施入。追肥也叫补肥,以施氮素肥年2-4次,即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果肥,方法是在树冠周围进行环状沟施。叶面喷施也是一次补肥,也叫根外施肥。一般应在67月实行叶面喷肥2-3次,喷施的肥料为0.5%的尿素液,9-10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隔10天-15天喷1次,连续3次,喷施浓度为0.3%。
- 浇水管理:在发芽前、坐果后和落叶后各浇1次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管理:花椒树修剪以更新和控制结果部位外移为主,及时疏除枯死枝和老果枝,保持树体旺盛的结果能力。
- 病虫害防治: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 收获与贮藏
- 收获:花椒一般在秋季采收,当果实变红时即可采摘,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和树枝,尽量保持完整,采收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以便储存和运输。
- 贮藏:花椒可以晒干后进行贮藏,也可以将果实放入干燥通风的仓库中,贮藏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防止霉变或虫蛀,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可以将花椒放入密封袋中保存,以延长其保质期。
植物花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