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树和合欢树的区别
雨树和合欢树主要有以下区别:
- 形态特征
- 树冠与枝干
- 雨树:无刺大乔木,树冠极广展,干高10-25米,分枝甚低,幼嫩部分被黄色短绒毛。植物雨树
- 合欢树:落叶乔木,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树干灰黑色。
- 叶片
- 雨树:羽片3-5(-6)对,长达15厘米,总叶柄长15-40厘米,羽片及叶片间常有腺体,小叶3-8对,由上往下逐渐变小,斜长圆形,长2-4厘米,宽1-1.8厘米,上面光亮,下面被短柔毛。
- 合欢树: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厘米,总花柄近基部及最顶1对羽片着生处各有一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4毫米,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
- 花
- 雨树:花玫瑰红色,组成单生或簇生、直径5-6厘米的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总花梗长5-9厘米,花萼长6毫米,花冠长12毫米,雄蕊20枚,长5厘米。
- 合欢树:花粉红色,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萼管状,长3毫米,花冠长8毫米,裂片三角形,长1.5毫米,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数,基部合生,花丝细长。
- 果实
- 雨树:荚果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1.2-2.5厘米,直或稍弯,不裂,无柄,通常扁压,边缘增厚,在黑色的缝线上有淡色的条纹,果瓣厚,绿色,肉质,成熟时变成近木质,黑色,种子约25颗,埋于果瓤中。
- 合欢树:荚果带状,长9-15厘米,宽1.5-2.5厘米,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
- 树冠与枝干
- 生长习性
- 气候偏好
- 雨树:为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性喜光湿热,耐旱、耐瘠薄。
- 合欢树: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
- 土壤要求
- 雨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壤肥沃、湿润、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丘陵和平缓坡地生长较快。
- 合欢树: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不耐水涝。
- 气候偏好
- 分布范围
- 雨树: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植于全世界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福建、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
- 合欢树: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中国黄河流域至珠江流域各地,如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在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缅甸、印度、伊朗、非洲东部及美洲南部,中亚至东亚均有分布。
- 主要价值
- 经济价值
- 雨树:材质优良,适作为用材和造纸材的速生丰产林树种发展,也是香草兰、咖啡、可可、胡椒及肉豆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遮荫树种和紫胶虫寄主树种,果可作饲料,叶可作绿肥,果肉可制酒精。
- 合欢树: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时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
- 药用价值
- 雨树:目前没有明确的药用价值记载。
- 合欢树:合欢皮和合欢花均可入药,合欢皮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等功效,合欢花具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等功效。
- 经济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