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桂花的详细内容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以下是关于桂花的详细内容:
植物学特征
- 形态特征
- 枝干:桂花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树冠可呈圆球形、半圆形等。
- 叶片: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
- 花朵: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花极芳香,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花冠管仅长0.5-1毫米,裂片4枚,呈镊合状排列。
- 果实: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椭圆形,长1-1.5厘米,宽0.6-0.9厘米。
- 生长习性
- 光照:桂花喜温暖,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
- 土壤: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 水分:桂花较喜湿润,但也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怕积水,若积水会导致根系腐烂,影响生长甚至死亡。
品种分类
- 金桂:花金黄色,香气浓郁,叶片较厚,呈深绿色,树势强健,枝条挺拔。常见的品种有大花金桂、大叶黄等。
- 银桂:花白色或黄白色,香味较金桂淡,叶片较薄,呈绿色或淡绿色。包括籽银桂、九龙桂等品种。
- 丹桂:花橙红色或朱红色,香气较淡,叶片厚,颜色深绿,边缘有反卷。有朱砂丹桂、状元红等品种。
- 四季桂:四季开花,花呈黄白色或淡黄色,香气较淡,植株较矮,叶片薄,多呈灌木状。如月月桂、日香桂等品种。
分布范围
- 桂花原产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在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
-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现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有广泛栽培。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常被用于园林景观中,可孤植、对植,也可成丛成林栽种,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
- 食用价值:桂花可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酒、桂花茶等。还可作为香料用于烹饪,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 药用价值:桂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牙痛、咳嗽、多痰、闭经、腹痛等病症。其花、果实、枝叶等均可入药。此外,桂花还可提取芳香油,用于化妆品、香水、食品添加剂等行业。
文化意义
- 诗词歌赋:自古以来,桂花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在诗词歌赋中频繁出现。如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等,借桂花抒发情感,赞美其香气和品质。
- 传统象征:桂花象征着崇高、美好、吉祥、友好等。在古代,桂花常被视为科举高中的象征,“折桂”一词就源于此,寓意着取得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在现代,桂花依然是人们心中美好情感的寄托,常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