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是指哪种花
“国色天香”一般指的是牡丹。以下是具体介绍:
- 形态特征
- 植株形态:牡丹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粗而长,中心木质化。枝干直立,从根茎处丛生许多分枝,分枝短而粗,呈灌木状,茎高达2米。
- 叶片特征: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 花朵形态:花朵单生枝端,花萼5片,花瓣为5片或为5的倍数,重瓣花则更为难得。花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花瓣颜色丰富,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等,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 文化渊源
- 诗词赞誉:“国色天香”最早出自于唐?李正封的《牡丹诗》中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此外,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也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艳丽与高贵,使其“国色天香”的美誉更加深入人心。
- 历史地位:牡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由野生变为专门养殖以后,就成为了一种观赏性花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 象征意义
- 富贵吉祥:牡丹以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的姿态,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代表着财富和荣耀。
- 美好幸福:它还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人们常通过欣赏牡丹、种植牡丹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分布范围
- 国内分布: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琼、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其中,牡丹栽培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泽、洛阳、北京、临夏、彭州、铜陵县等。
- 国外分布:随着文化交流和园艺技术的传播,牡丹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日本、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都有牡丹的栽培和种植,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植物牡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