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花的特点是什么
月光花是旋花科番薯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它的特点:
- 形态特征
- 植株形态:为大的缠绕草本植物,长可达10米,有乳汁,茎绿色,圆柱形,近平滑或多少具软刺。
- 叶片特征:叶互生,卵状心形,长10-20厘米,先端长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稍有角或分裂。
- 花朵形态:花大,通常在夜间开放,且具有芳香气息。花多为白色,瓣中带淡绿色,花冠呈漏斗状,管长7-12厘米,宽约5毫米,管上部不扩张或微扩张,冠檐浅的5圆裂,扩展,直径7-12厘米;花柱和雄蕊伸出花冠外。植物月光花
- 果实种子:蒴果卵形,长约3厘米,具锐尖头,基部为增大的萼片所包围,果柄粗厚。种子大,无毛,长约1厘米,宽7-8毫米。
- 生长习性
- 光照需求:喜日光充足的环境,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 温度要求:喜温暖,不耐寒,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遇霜冷即冻死。
- 土壤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向阳湿润条件下生长良好,但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更为茂盛。
- 生长速度:生长很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长出较长的藤蔓,因此可作为引人注目的篱垣布景植物。
-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秋末采种晒干贮藏,来年3-4月播种。露地直播时,幼苗应在真叶长出后再移栽定植到花架或栅栏前任其攀援生长。
- 扦插繁殖:月光花蔓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也可以选取健康的藤蔓进行扦插繁殖,将藤蔓剪成小段,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生根发芽。
- 压条繁殖:将月光花的藤蔓压入土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植株。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花朵大而美丽,形似满月,且在夜间开放,香气扑鼻,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材料,用于点缀夜景,为晚会增彩,也可作夜间临时的切花。
- 食用价值:月光花的肉质萼及嫩叶可作蔬菜,干花可做汤及点心。
- 药用价值:从月光花的茎、叶中提取的月光花素,在水稻、小麦、大豆等十余种农作物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对甘薯、马铃薯、花生等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此外,在一些传统医学中,月光花的根部和种子被用于治疗一些健康问题。
- 工业价值:在古老的中部美洲文明中,人们用月光花将弹性卡斯桑木和灰白银胶菊中的乳汁转变为有弹性的橡胶球,因为此植物的乳汁中含有的硫元素能使橡胶硫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