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苏铁是什么植物
仙湖苏铁(学名:Cycasfairylakea)是苏铁科苏铁属的一种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树干:树干圆柱形,高可达1-1.5米,直径20-30厘米,有的树干不明显,叶痕宿存。
- 叶子:羽叶多数,长2-3.1米,叶柄长0.6-1.3米,光滑或被污毛,具刺29-73对,刺长0.2-0.5厘米,间距1-4厘米,幼叶锈色;羽片66-113对,中部羽片长17-39厘米,宽0.8-1.7厘米,间距2-2.5厘米,羽片平展,边缘平至微反卷,有时波状,条形至镰刀状条形,薄革质至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脉两面隆起。植物仙湖苏铁
- 花:小孢子叶球圆柱状长椭圆形,长35-60厘米,径5.5-10厘米,小孢子叶楔形,长1.8-3厘米,不育部分菱状椭圆形,密被褐色短绒毛。大孢子叶球半球形,径35厘米,高15厘米,大孢子叶长10-19厘米,密被黄褐色绒毛,后逐渐脱落,仅柄部有残留,顶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8.5厘米,宽5-8厘米,边缘篦齿状深裂。
- 种子:种子倒卵状球形至扁球形,黄褐色,长3-6厘米,直径2.6-3厘米,无毛,中种皮具疣状突起。
- 生长习性
- 光照:仙湖苏铁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在半阴处生长。
- 温度: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较耐寒,能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
-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
- 地理分布: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及湖南的交界地区,2003年时仅在广东有4个野生族群,包括深圳塘朗山、梅林、韶关罗坑与樟市。
- 保护现状
- 濒危原因:受栖地破坏、植病与害虫影响,其数量急剧下降,且种子产量渐少,年龄金字塔已呈缩减型。
- 保护等级: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物种,同时也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主要价值
- 科研价值:仙湖苏铁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3亿年前的晚石炭纪,对研究植物的演化、古地质、古气候的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观赏价值:仙湖苏铁树形美观,四季常青,羽叶向四周呈环状伸展,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被用于园林景观布置和盆景制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