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齐己全诗解释
《海棠花》是唐代诗僧齐己的作品,全诗及解释如下:
- 原文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 解释
- 首联:“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意思是海棠花比桃花、李花更为繁茂,也比梅花更具生机,它在寒食节前十天左右、春社之后开放。诗人通过将海棠花与桃李、梅花作对比,突出了海棠花花朵繁多、生气旺盛的特点,展现了海棠花的与众不同,流露出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颔联:“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意为半个月的暖和天气,让海棠花尽情绽放,留下艳丽的姿态,同时也使海棠花避开了寒食和春社时可能出现的风雨伤害与摧残。诗人借此点明海棠花在“寒食旬前社后开”的好处,既可以避免“两时”风雨的摧残,又有足够时间展现妖娆丰姿,仿佛是上天的宠儿,也体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与沉迷。
- 颈联:“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是说人们都喜爱海棠花的气度不凡,所以在诗文辞赋中大加赞誉;就连见多识广的蝴蝶也因为眷恋海棠花的馨香,在夜晚再次飞来,绕花起舞。诗句从人和蝶两个角度,侧面表现了海棠花的高洁美好。
- 尾联:“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写在春将暮时,海棠花哪怕凋零,依然红艳动人,展现了海棠花落而色不改的特点,表现出海棠始终如一、坚贞不渝的精神与品质。下句写海棠凋谢之后,牡丹接着开放,似乎在海棠面前,牡丹也得避开,海棠占尽了春光,而牡丹的国色天香只不过是从海棠那里继承来的一样。通过牡丹的衬托,把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诗人把海棠花刻画得如此美好与不凡,除了表达对海棠花的喜爱与赞美之外,也委婉地表达了对领风气之先、高洁美好的境界、始终如一坚贞不渝品质的追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