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东农258
以下是关于玉米种子东农258的详细介绍:
- 品种来源:以D5801为母本,DN139为父本,通过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 审定情况:2015年4月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陕西省审定,2020年通过辽宁省、甘肃省审定。
- 特征特性
- 生育期: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35℃左右。
- 植株性状:株型半紧凑。不同地区种植,株高和穗位有所差异,在黑龙江株高271厘米,穗位高98厘米;在辽宁株高278厘米左右,穗位为101厘米左右;在陕西株高324厘米,穗位125厘米。
- 穗部性状:果穗呈筒型或长筒型,穗轴红色。黑龙江地区种植,穗长22.0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粗5.0厘米,籽粒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49.6克;辽宁地区种植,穗长约19.5厘米,穗行数约16-18行,籽粒呈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约34.9克,出籽率77.3%;陕西地区种植,穗长20.8厘米,秃尖0.5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
- 抗病性:经鉴定,该品种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茎腐病,抗丝黑穗病。
- 品质:籽粒容重较高,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含量丰富。如在辽宁测定,籽粒容重762克/升,粗蛋白含量9.5%,粗脂肪含量3.47%,粗淀粉含量72.85%。
- 产量表现
- 黑龙江:2011-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334.0公斤,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883.4公斤,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3.2%。
- 辽宁:201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中熟组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量为713.8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3%;2019年复试平均亩产量为808.8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了6.6%。
- 甘肃:2017-2018年参加甘肃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4.7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4.6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0.5%。
- 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时间:在适应区4月25日左右播种,在甘肃等地也可4月末至5月初播种。
- 种植密度: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采用直播栽培方式。黑龙江地区公顷保苗5.5-6万株左右;辽宁地区适宜清种,保苗为4000株/亩左右;甘肃地区种植密度每亩4500株。
- 施肥管理:每公顷施基肥10吨,磷酸二铵225公斤,硫酸钾105公斤,尿素80公斤左右。拔节至孕穗期每公顷追施尿素300公斤左右。在辽宁,也可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做基肥,施复合肥35公斤/亩左右做底肥,6月下旬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大约25公斤/亩。
- 田间管理: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及时收获。在多雨年份和多雨地区采用化控技术控制生长。
- 适宜种植区域:包括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和第二积温带上限先玉335的种植区域、陕北及渭北春播玉米区、辽宁省≥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中熟玉米类型区、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