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养殖技术合集
以下是淡水虾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池塘准备
-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的地区,如远离工业区、居民区。池塘的形状可采用长方形或圆形。
- 清整:池塘面积4-10亩为宜,池底要平整,有条件的可在池底中部或四周开一条沟。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出池水,去除过多污泥,整修池埂。
- 消毒:常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清塘消毒。如用生石灰,亩用量75公斤左右;也可用漂白粉等药物。
- 注水施肥:消毒后7-10天注水,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左右,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浮游生物。
- 种植水草:移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占养殖池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虾种放养
- 苗种选择:选择活力强、体色鲜艳、无病虫害,体长在2-5厘米的幼虾。如南美白对虾苗要个体大小均匀、弹跳灵活、体表清洁。
- 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水面养虾1-2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2万-5万尾;淡水龙虾2000-3000尾/亩。
- 注意事项:放苗时避免水温差过大,宜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缓慢加入运苗容器中,直至容器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轻倒入池水中。
饲料投喂
- 饲料种类:包括植物性饲料如豆粕、玉米、小麦,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虾粉、杂鱼、螺蚌肉等,也可使用配合饲料。
- 投喂量:根据虾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调整。一般为虾体重的3%-10%。
- 投喂时间:虾类昼伏夜出,可在早晚投喂,晚上投喂量占全天的70%-80%。
水质管理
- 日常监测: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保持在7-9,溶氧大于4g/L,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
- 换水加水:前期可添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一般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 调节水质:定期施生石灰,每亩10-15公斤,可杀菌、增钙、调节pH值。
疾病防治
- 预防为主:保持水质清洁,定期对水体、工具等进行消毒,如用漂白粉、生石灰等。
- 加强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科学投喂,增强虾的免疫力。在饵料中添加多维素、钙片、VC或抗菌素等。
- 及时处理:定期巡查,发现虾体颜色发黑、活动减弱等异常症状,及时诊断和处理。
日常管理
- 巡查池塘:每天巡查1-2次,观察水色、虾的生长、活动情况,检查防逃逸设施是否完好。
- 防逃防盗:做好池塘的防逃设施,如设置高0.5米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同时注意防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