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和湿地松区别
火炬松和湿地松主要有以下区别:
形态特征
- 树冠:火炬松的树冠形似火炬,树枝开展下垂;湿地松树姿挺秀,树冠较为规整。植物火炬松
- 树皮:火炬松树皮呈红褐色,深裂,宽鳞片状脱落;湿地松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鳞状块片剥落。植物湿地松
- 针叶:火炬松针叶3针1束,罕2或4针1束,长12-23厘米,较细,径约1.5毫米,蓝绿色;湿地松针叶2针、3针1束并存,长18-25厘米,较粗,深绿色。
- 球果:火炬松球果无柄,对称腋生,卵状圆锥形或窄圆锥形,长6-15厘米,熟时暗红褐色;湿地松球果有短柄,种鳞的鳞盾肥厚,鳞脐瘤状,有短刺。
生长习性
- 耐阴性:二者虽都属阳性树种,但火炬松早期较耐阴,在阴坡生长比湿地松好。
- 耐旱性:火炬松更喜雨水,在年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的地方,生长量大于湿地松;湿地松较耐瘠薄,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长势优于火炬松。
- 耐寒性:火炬松比湿地松耐寒,湿地松比火炬松耐高湿。
- 根系:火炬松的根系比湿地松深,且分布广,有效根条在30厘米以下土壤中;湿地松有效根系多在20厘米的地表层中。
经济价值
- 松脂产量:湿地松比火炬松产松脂量高,20年生胸径30厘米的火炬松产脂量比湿地松低30%左右。
- 木材强度:在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抗弯强度等方面,湿地松比火炬松大。
- 纸浆材:火炬松生产纸浆材优于湿地松,更适合营造纸浆原料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