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荔枝树的害虫有哪些

时间:2025-03-12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5评论:0

荔枝树常见的害虫有以下几种:
荔枝蝽象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盾形,颜色从青绿色至暗褐色不等,腹面为白色。若虫体色红黑相间,腹部有臭腺,受惊时会射出臭液。
  • 危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刺吸荔枝的嫩梢、花穗、果实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其分泌的臭液还会使嫩叶、花穗、果实出现灼伤状,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

蒂蛀虫
  • 形态特征:成虫为小型蛾类,体长4-5毫米,前翅灰黑色,有“Y”形白纹。幼虫乳白色,头部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9毫米。
  • 危害特点:以幼虫蛀食荔枝果实的果蒂和种核,导致果实发育不良,造成落果,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还会蛀食嫩梢、花穗,影响新梢生长和开花结果。

荔枝尖细蛾
  • 形态特征:成虫体细小,前翅狭长,深褐色,有金属光泽,后翅为菜刀形,灰黑色,缘毛长。幼虫体扁,黄白色,头部淡褐色。
  • 危害特点:主要以幼虫蛀害荔枝的新梢、嫩叶和花穗。幼虫在叶肉内潜食,形成弯曲的虫道,被害叶片严重卷曲、皱缩,新梢生长受阻,花穗受害则影响开花结果。

荔枝瘿螨
  • 形态特征:成螨体长约0.2毫米,呈胡萝卜形,黄白色至橙黄色,足2对,体躯环纹不明显。
  • 危害特点:以成螨和若螨吸食荔枝的嫩芽、嫩叶、花穗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叶片出现黄绿色至褐色的毛毡状斑,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花穗受害后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幼果受害易脱落。

龟背天牛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35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中央有一瘤状突起,鞘翅上有多个白色斑点,形似龟背。幼虫乳白色,头部褐色,体扁圆筒形。
  • 危害特点:成虫咬食荔枝的嫩梢、皮层,幼虫钻蛀树干和主根,在木质部内形成虫道,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树干被蛀空,整株枯死。

荔枝叶瘿蚊
  • 形态特征:成虫似小蚊,体长2-3毫米,橙红色至红褐色。卵长椭圆形,白色透明。幼虫蛆状,橙红色或浅黄色。
  • 危害特点:主要危害荔枝叶片。幼虫在叶片中潜食,刺激叶片组织形成瘤状虫瘿,每个虫瘿内有1至数条幼虫,严重时叶片布满虫瘿,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提早脱落,树势衰弱。

介壳虫类
  • 形态特征:介壳虫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堆蜡粉蚧、矢尖蚧等。堆蜡粉蚧成虫椭圆形,体被白色蜡粉,雄虫有翅,雌虫无翅。矢尖蚧雌虫介壳箭头形,褐色或棕色,雄虫介壳狭长形。
  • 危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荔枝的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吸食汁液。被害处出现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卷曲,枝条干枯,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还会诱发煤烟病,影响树体的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

尺蠖类
  • 形态特征:常见的有油桐尺蠖、大造桥虫等。油桐尺蠖成虫体白色,杂有灰黑色或褐色斑纹,幼虫体大,体表粗糙,有颗粒状突起。大造桥虫成虫体色变异较大,一般为浅灰色或浅褐色,幼虫细长,爬行时呈拱桥状。
  • 危害特点:以幼虫取食荔枝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影响荔枝的光合作用和树势,导致新梢生长不良,对当年和次年的产量都有较大影响。

金龟子类
  • 形态特征:常见的有铜绿丽金龟、华喙丽金龟等。铜绿丽金龟成虫体背铜绿色,有金属光泽,鞘翅两侧具不明显的纵肋。华喙丽金龟成虫体较狭长,深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向前延伸成喙状。
  • 危害特点:成虫咬食荔枝的叶片、花和果实,造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幼虫(蛴螬)在土壤中取食荔枝根系,导致根系受损,树体生长不良。

蚜虫类
  • 形态特征:常见的有橘蚜、棉蚜等。橘蚜成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1毫米,体漆黑色,有光泽,翅透明。棉蚜成虫有翅型体黄色至绿色,无翅型体卵圆形,黄绿色至深绿色。
  • 危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荔枝的嫩梢、嫩叶、花穗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嫩梢生长受阻,花穗发育不良,还会诱发煤烟病,影响果实品质和树体光合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