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支花种植技术
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以下是其种植技术介绍: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质以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为宜。适宜生长在海拔1200m以上、气候湿润、雨量适当的林下荫蔽处,最适合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上种植。
- 整地:在冬季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深耕25cm左右,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杂草。翻晒一两天后每亩施入1000-15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平整作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
- 种子采收与处理:白露之后,待七叶一枝花果实自然成熟,果皮爆开后,即可采收种子。采收后及时进行常温沙藏腐熟,腐熟时间一般为3-6个月。将腐熟的种子装入网袋,用一层土一层种子的方式贮藏在室内进行催芽处理,也可在播种前将种子置于5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种24小时,以打破种子休眠。
- 播种:等种子长出新根时(3-4月份)即可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播撒于苗床,每亩用种1公斤(约12000粒),表面覆盖2-3cm厚的沙或种蘑菇后剩下的基质,补充充足的水分,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每天定时通风,并用遮阳网遮阳,保持沙的湿度为60%为宜,约每1个月浇灌生根水一次。
- 根茎繁殖: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置于阴凉干燥处砂贮,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发能力的芽残茎、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切好后适当晾干并拌草木灰,像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盖薄膜,15-20天生根长芽后,于5月中下旬,按直播规格移栽大田。
移栽定植
选择2-3年生苗进行移栽。移栽时间可以选在春季3-4月芽萌动前,也可以选择在10-11月上旬进行。在阴天或午后阳光弱时进行,按株行距20×20cm进行移栽,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4-6cm,随挖随栽,注意要将顶芽芽尖向上放置,根系在沟内要展开,用开第二沟的土覆盖在前一沟。畦面要覆盖松针或腐殖土,厚度以不露土为宜,栽好后浇透定根水,以后随时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宜浅锄,操作时不能过深,以免伤及根部及幼苗。一般每年须中耕3次以上,即种植后至植株封行前2-3次,花果期结束后1-2次。
- 水分管理:移栽后第10-15天应及时浇水一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出苗前后的需水量不同,出苗前对水需求少,不宜浇水,否则易烂根;出苗后须水多,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并注意理沟,保持排水畅通。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切忌畦面积水。
- 施肥管理: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重楼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故施肥时间选在生殖生长期,即3-10月份,一般6月必须重施追肥,采用撒施或兑水浇施,时间最好选在下雨前,或者施肥后浇一次水。
- 光照调节:不同生长年限的七叶一枝花需光度不同,原则上2-3年生苗需光10%-20%,4-5年生苗需光30%左右,5年以后的苗需光40%-50%。对林下种植的地块,透光率过低时,需修除林木过多的枝叶;遮荫度不够时,可采取插树枝遮阴的办法。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危害七叶一枝花的主要病害为根茎部病害(茎腐病、立枯病)和叶部病害(褐斑病、白霉病、细菌性穿孔病和黑斑病)。根茎部病害发病初期用1%硫酸亚铁液或生石灰施在病穴内进行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发病后及时拔出病株,用硫酸铜500倍液浇灌病区隔离。叶枯病可用20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 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金龟子及其幼虫蛴螬等,主要啃食茎和根茎,可在田间撒播敌百虫熏蒸或拌米糠、麸皮诱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