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蒿类植物有哪些
常见的蒿类植物有以下几种:
- 艾蒿:又名艾草,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可用于艾灸,全草有止咳、消炎等功效,嫩芽及幼苗可食用。植物艾蒿
- 五月艾:亚灌木状草本,植株具浓香,茎单生或少数,高达1.5米。叶上面初被灰白或淡灰黄色绒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绒毛,可食用,嫩苗可作菜蔬或腌制酱菜。
- 蒌蒿:多年生草本,具清香气味,叶纸质,多呈羽状深裂,裂片边缘有粗钝齿。主要生长在低海拔湿润地区,如河湖岸边等,嫩茎叶可凉拌或炒食。
- 猪毛蒿: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嫩茎叶用沸水焯过后可凉拌或与肉剁成肉馅食用。
- 青蒿:一年生草本,茎单生,高达1.5米,无毛,叶两面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具有清透虚热,解暑,凉血除蒸,截疟的功效。
- 野艾蒿:多年生草本,稀亚灌木状,叶纸质,具密集白色腺点及小凹点,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多生于中低海拔地区,嫩苗可作菜蔬或腌制酱菜,全草入药有散寒、祛湿等作用。
- 牡蒿: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主根稍明显,侧根多,常有块根。全草入药,有消暑、去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嫩茎叶可作菜蔬,也可作家畜饲料。
- 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有浓烈挥发性香气,叶纸质,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羽状深裂。入药有截疟、凉血、清热、解暑作用,含青蒿素、挥发油等,也可作牲畜饲料、香料。
- 大籽蒿:一、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单生,直立,具纵条棱,多分支,被灰白色微柔毛。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不分裂,是田间、道旁杂草,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冷蒿:多年生草本,高10-50cm,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或灰白色短绒毛。多生于草原、荒漠草原及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常构成山地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主要伴生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