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与毛冬青的区别
冬青和毛冬青都属于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但它们在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形态特征
- 植株形态
- 冬青:一般为常绿乔木,株高可达13米,树皮灰黑色,当年生小枝浅灰色,圆柱形,具细棱。
- 毛冬青: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小枝纤细,近四棱形,灰褐色,密被长硬毛,具纵棱脊。
- 叶片特征
- 冬青:叶椭圆形或披针形,稀卵形,长5-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圆齿,无毛,侧脉6-9对。
- 毛冬青: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长卵形,叶生于1-2年生枝上,表面有一层细柔的毛,叶缘呈现锯齿状。
- 花朵形态
- 冬青:复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花淡紫或紫红色,4-5基数,花萼裂片宽三角形,花瓣卵形,雄蕊短于花瓣,退化子房圆锥状。
- 毛冬青:花序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密被长硬毛,雄花序的单个分枝具1或3花的聚伞花序。
- 果实形态
- 冬青:果长球形,熟时红色,分核4-5,窄披针形,背面平滑,凹形,内果皮厚革质。
- 毛冬青: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后红色,内果皮革质或近木质。
植物冬青
植物毛冬青
生长习性
- 冬青:生长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属暖温带树种,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寒性强,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栽种。
- 毛冬青:生于海拔180-500米的山坡灌丛中和荒山草丛中,喜欢相对湿润的环境,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药用价值
- 冬青:叶、果实、树皮、根皮均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凉,可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腹泻、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冠心病心绞痛、烧烫伤等。
- 毛冬青:主要以根入药,药性寒,味苦、涩,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炎症的治疗。
观赏价值
- 冬青:枝叶茂密,树形整齐,四季常青,果熟时红色,是常见的庭园观赏树种,可孤植、列植或散植于园林中,也可制作盆景。
- 毛冬青:既能观叶也能观果,每年秋天会结出成串的红色果实,绿叶与红果相辉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 冬青:木材坚韧,可作为细工原料,用于制玩具、雕刻品、工具柄、刷背和木梳等,其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 毛冬青:以毛冬青根提取物制成的注射液、胶囊、片剂等是中国较早开发的心脑血管类药物,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