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之类的植物怎么养
多肉植物是一类深受人们喜爱的植物,以下是一些养护多肉植物的基本方法:
一、光照

充足但避免暴晒
大多数多肉植物都喜欢充足的阳光。例如,景天科的多肉如胧月、姬胧月等,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叶片会更加紧凑,颜色也更加鲜艳。可以将它们放在朝南的阳台或者室外光照良好的地方。
但是,夏季高温时,强烈的直射阳光可能会灼伤多肉植物的叶片。特别是在中午时分,阳光最为强烈,像玉露这类多肉,叶片比较娇嫩,长时间暴晒会使叶片干瘪、失去光泽。所以在夏季高温时段,需要适当遮荫,例如可以使用遮阳网,遮荫率在 50% - 70% 左右即可。
根据品种调整光照时间
不同品种的多肉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十二卷属的多肉植物,如万象、玉扇等,它们不需要像景天科多肉那样长时间的光照,一般每天有 3 - 4 小时的散射光就可以生长良好。而像虹之玉、火祭等景天科多肉,在春秋生长季可以接受每天 6 - 8 小时的光照。
二、温度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
多肉植物一般适宜在 15 - 28℃的环境中生长。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它们的生理活动最为活跃,生长速度也比较快。例如,在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为适宜,是多肉植物的生长旺季。
当温度低于 5℃时,部分多肉植物可能会进入休眠状态,并且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遭受冻害。比如,冬美人相对比较耐寒,但如果长时间处于零下的温度环境,也会导致叶片冻伤、化水。对于不耐寒的多肉,如法师系列,当温度接近 0℃时,就需要将它们移到室内温暖的地方。
当温度高于 30℃时,一些多肉植物的生长速度会减慢。而当温度持续高于 35℃时,大部分多肉植物会进入休眠或者半休眠状态,此时需要注意遮荫和通风。
三、浇水
浇水频率
多肉植物的浇水频率要根据季节、品种和土壤等因素来确定。在春秋生长季,一般每周浇水 1 - 2 次。例如,像观音莲这种生长较为旺盛的多肉,在土壤干燥程度达到 70% - 80% 左右时就可以浇水了。
夏季,由于很多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对水分的需求减少,一般每隔 2 - 3 周浇一次水,而且要选择在傍晚时分浇水。像山地玫瑰,在夏季叶片会紧紧包裹,此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防止积水导致烂根。
冬季,浇水频率更低,大约每月浇一次水。但如果室内温度较高,多肉植物还在生长的话,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
浇水方法
浇水时要浇透,让水从盆底的排水孔流出。可以采用浸盆法,即将花盆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让水从盆底慢慢渗透进去,直到土壤表面湿润。这种方法适合于根系比较脆弱或者浇水不容易浇透的多肉。
避免浇到叶片中心,特别是有绒毛的多肉,如熊童子。如果叶片中心积水,在高温或者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叶片腐烂。
四、土壤
土壤成分
多肉植物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般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例如,常见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珍珠岩:蛭石 = 3:2:1。泥炭土可以提供一定的养分,珍珠岩和蛭石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还可以添加一些颗粒土,如火山岩、麦饭石等。颗粒土的比例可以根据多肉植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来调整。对于一些老桩多肉或者容易徒长的品种,如钱串,可以适当增加颗粒土的比例,达到 70% - 80% 左右。
土壤酸碱度
大多数多肉植物喜欢微酸性的土壤,pH 值在 6 - 7 左右。如果土壤过碱,可能会影响多肉植物对某些养分的吸收。可以定期检测土壤酸碱度,在必要时使用酸性肥料或者添加一些腐叶土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五、施肥
施肥时间
在春秋生长季施肥,一般每月施一次肥。因为这两个季节是多肉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大。
肥料种类
可以使用多肉专用肥,或者选择氮磷钾比例合适的复合肥。对于以观叶为主的多肉植物,如各种景天科的莲座状多肉,氮肥可以适当多一些,促进叶片生长。而对于像生石花这类有开花需求的多肉,在花期前可以适当增加磷肥的比例,促进花芽分化。施肥时要按照肥料说明书上的用量进行,避免施肥过多导致烧根。
六、繁殖
叶插
叶插是多肉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选择健康饱满的叶片,比如从静夜、白牡丹等多肉植物上摘取叶片。将叶片平放在湿润的育苗土上,注意保持土壤的湿度和适当的光照,一般在适宜的温度下(18 - 25℃),几周后就可以看到叶片生根发芽。
枝插
对于一些有茎的多肉植物,如乙女心、光棍树等,可以采用枝插的方式。将健康的枝条剪下,晾干伤口后,插入疏松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当的光照,一段时间后枝条就会生根。
分株
像芦荟、子持莲华等多肉植物容易长出侧芽,当侧芽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将侧芽与母株分离,然后种植在新的花盆中,这样就完成了分株繁殖。
上一篇:成人礼鲜花贺卡怎么写
上一篇:金钱树和绿萝哪个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