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萌发过程
水稻种子的萌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吸胀阶段:水稻种子浸在水中后,会迅速吸收水分,使种子膨胀。这一阶段主要是物理过程,种子中的亲水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增大。吸胀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吸胀速度越快。
- 萌动阶段:种子吸胀到一定程度后,胚开始生长,突破种皮。此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点细胞开始分裂,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在这个阶段,种子需要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以提供能量支持胚的生长。如果氧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 发芽阶段: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随后,胚芽也破皮而出,向上生长形成茎和叶。在发芽过程中,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等会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胚生长利用。同时,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强,产生大量的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和新组织的形成。
- 幼苗形成阶段:随着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幼苗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逐渐由依靠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过渡到自主生长。同时,幼苗的根系不断发育,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为地上部分的生长提供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