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韭菜种植技术
以下是盆栽韭菜的种植技术:
准备材料
- 花盆:选择盆深15厘米以上的花盆,如长形花盆、圆盆、陶瓷花盆或塑料花盆等,底部要有排水孔,以保证排水良好。
- 土壤:用园土、营养土(腐叶土)和腐熟有机肥(或骨粉、蛋壳粉)按5:3:2的比例混合成种植土,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最好是中性或弱碱性土。
- 种子:购买正规育苗公司的优质韭菜种子,如“京韭1号”“津韭2号”等品种,确保种子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迹象。
- 工具:准备园艺小铲子、细嘴小喷壶等工具。
适种季节
春播在3-5月,秋播在8月底-9月。除冰冻天气外,全年大部分时间均可播种。
育苗方法
- 春播:春天既可用干种子播种,也可先用40-45℃温水泡种12小时后再播种。
- 夏、秋播:建议催芽,用25℃温水泡种12小时,然后用湿巾包好放在15-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大约5-7天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播种时可条播、穴播或撒播。种子上面覆盖1-2厘米厚的土,轻轻压实,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未泡种直接种植的,需盖土后立即浇透水,发芽前每2-3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多浇;泡种后湿播种植的,只要土壤不干,只需等小苗出土后再浇水。
施肥方法
施薄肥,勤施肥,以氮肥、磷肥为主,每收割1次加施1次。苗高9-11厘米左右和14-16厘米左右时,各施1次腐熟有机肥。
出苗浇水
苗高20厘米之前,1周浇水1次,保持盆内透水,不可积水。
定植
每株苗有8-9片叶子、苗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天浇透水,使土松软,选傍晚或阴天移栽。移栽时小心将苗连土挖出,轻抖去掉大块泥土,分成10株一份,可将叶子剪去约5厘米,按株距10厘米挖小穴种下,深度以不埋住分节为宜,定值后浇透水,待根长出后即可正常管理。
分株
一般在4-5月进行分株,将2年以上的韭菜连根一起挖出来,不要伤根,去掉枯叶,10株分成一份,叶子剪至10厘米后种植,株距10厘米,栽后浇透水,1周内不用再浇水,新叶长出时可像以前一样浇肥、浇水。
日常管理
- 温度管理:韭菜既耐热又耐寒,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冬季来临前,可用透明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保暖,白天温度超过15℃时要掀开薄膜通风。
- 光照管理:韭菜喜光照,也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可放在阳台或室内光线充足处,但夏季光照过强时需适当遮阴。
- 其他管理:越冬时进行根部培土1次,将向外张开的叶子合拢再培土,厚度为2-3厘米;每2-3年换土1次,冬季休眠时进行,将菜根中间的旧土除去,去枯根后,再合拢根系种植;土中可加入草木灰防止生虫。
病虫害防治
韭菜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蓟马、韭蛆等。预防锈病要注意通风,发现病叶及时剪除。防治蓟马可用100克鲜艾叶加1000毫升水浸泡24小时后过滤的艾叶水喷洒。防治韭蛆可使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等。
修剪与采收
韭菜生长到15-20厘米高时就可以收割,收割时要用锋利的剪刀,距离地面2-3厘米处横切,不要拔根。每次收割间隔保持在20-25天,让韭菜充分恢复营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