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形态结构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以下是其具体的形态结构介绍:
- 种皮:由子房壁发育的果皮和珠被发育的种皮组成,二者合生紧密,不易区分,像一层角质薄膜,占种子重量的6%-8%。种皮一般无色,质地坚韧,表面光滑,主要起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可防止外力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入侵。
- 胚乳
- 糊粉层:靠近种皮内部,是一层排列规则致密的细胞,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糊粉粒。
- 粉质胚乳和角质胚乳:糊粉层下部为胚乳主体,分为粉质胚乳和角质胚乳,二者由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同来区分。粉质胚乳含淀粉多、蛋白质少,结构疏松不透明;角质胚乳除含淀粉外,蛋白质含量较多,淀粉粒之间充满蛋白质和胶体状碳水化合物,组织紧密,呈半透明状。胚乳占种子总重量的80%-85%,是供应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养分来源。
- 胚:位于种子基部,占种子重量的10%-15%,是新植株的雏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 胚芽:位于胚的上端,外面有胚芽鞘包裹,鞘内有叶原基和茎叶顶端分生组织,将来可发育成新植株的茎秆和叶片。
- 胚根:在胚的下端,外面包裹着胚根鞘,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将胚芽和胚根推出土壤,成为幼根或幼茎的一部分。
- 子叶(盾片):位于胚轴朝胚乳的一面,与胚乳紧密相连,又称内子叶,功能特殊,具有吸收和消化作用,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时,可从胚乳中吸收养分供胚发育。
植物玉米种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